电气信息工程系有20余年的办学历史,1999年成立了“电子教研室”和“通信教研室”,2001年在此基础上成立“电气信息工程系”。
电气信息工程系现有教师34人,其中专任教师30人,专职辅导员4人。专任教师中教授3人,副教授13人,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,在读博士4人,硕士生导师8人。拥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、通信技术、电气自动化技术、供用电技术、智能控制技术五个专科专业,以及电子信息工程一个本科专业。目前共有大学物理实验室、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、单片机训练实验室、传感与检测实验室、华为5G信息通信技术实验室、西门子PLC智能制造实验室等各类实验室15个,有油气管道物联网性能优化、油气田大数据分析、北斗卫星导航自动驾驶、智慧城市交通控制、智能仪器研制5个课题研究室(组)。

EDA与嵌入式实验室 传感检测实验室

西门子PLC智能制造实验室 华为5G信息通信技术(ICT)实验室
电气信息工程系于1999年开始招收第一届专科生,1999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(原应用电子技术)专业和通信技术(原通信网络与设备)专业开始招生,2001年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开始招生(2016年转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),2005年供用电技术专业开始招生,2005年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开始招生(2016年更名为智能控制技术专业)。目前在校专科学生960人,在读研究生15人。
电气信息工程系已为社会培养6000多名毕业生,活跃在自动化、通信、电子信息、石油等各行业。毕业生中已有920余人考入东北石油大学、哈尔滨理工大学、黑龙江大学、齐齐哈尔大学等本科高校继续深造。

电气信息工程系始终秉持“艰苦创业,严谨治学”的优良传统,坚持“以人为本,育人为先”的原则,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,紧密结合行业需求,面向电子信息、现代通信、自动化、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和行业,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。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广大校友和各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,电气信息工程系发展基金将全部用于支持系部的发展,为我系提升办学水平、增强办学实力和快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,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秦皇岛校区电信系发展的各位校友和各界朋友!
捐赠原则:坚持自愿原则,捐物、捐款等方式不限,接受以年级、班级、个人名义的捐赠,并可指定捐赠用途。无论数额大小,每一笔捐赠都是对学院发展的宝贵支持,都是对学院的真挚爱心。各项、各类捐赠将注入东北石油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,它的使用将由秦皇岛校区电气信息工程系系部主任、副主任、学生工作部共同立项、商讨决定,并随时接受社会、学校、捐赠人以及广大校友和师生监督。
捐赠用途:
(1)系部发展基金。用于提升系部办学水平的软、硬件设施,为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、教学、研究环境,促进学院更好、加速发展的捐赠。
(2)科研合作基金。用于指定学科或合作方向的科技研发、合作,从而提升双方科技水平和社会知名度,达到互利共赢的捐赠。
(3)人才培养基金。用于鼓励青年教师成才发展;或鼓励贫困学生勤奋学习,顺利完成学业;或赞助师生在科技创新、国际交流、社会实践、干事创业等方面所需的捐赠。
(4)学生培养。奖励优秀的在校学生、毕业生;资助贫困在校学生;帮扶因意外伤害或重大疾病导致生活困难的在校大学生;创新创业基金,用于支持在校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及创业项目孵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