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油与化学工程系在2001年校区建立初期设立,名为资源与环境系;2007年更名为石油与化学工程系。迄今已有十余届学生顺利毕业,大批学子奔赴祖国四方,活跃在石油开采、化学化工、机械制造、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。
全系共有教师27人,其中:专职教师24人,辅导员3人,教授2人,副教授10人,中级职称15人。具有博士学位8人,在读博士2人,硕士学位15人,近三分之二的博士、硕士学位在外校获得。

全系教师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,学识扎实、教风严谨、教法高效、学风严肃。本着立德树人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,保持勤奋、求真、善问的学习作风,以改革、创新、发展为工作方针,以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科研主攻方向,以提升实践创新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。

2001年招收第一届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;2002年增设环境科学专业;2004年资源与环境专业更名为环境工程专业;2006年开设钻井技术和油田化学技术专业,停止环境科学专业招生;2007年环境工程专业更名为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,钻井技术专业更名为石油工程技术专业;2015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更名为环境工程技术专业,并增设精细化工技术专业。石化系已培养出4200余名学生。
石化系培养的毕业生在石油化工行业扎实肯干、引领先锋,深得企业好评。随着办学资源的丰富和对就业市场的开拓,石化学子的择业单位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,不再仅局限于中石油、中石化等单位,还增加了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炼化分公司、盛虹炼化(连云港)有限公司、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奥瑞拓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内蒙古大唐国际克什克腾煤制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、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、中石化海洋石油工程有限公司、中石化惠州石化有限公司、中国石化海南炼化公司、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、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、中海艾普油气测试(天津)有限责任公司等优质单位。
昔日石化学子在工作岗位的优异表现,赢得了企业的认可和关注,为提升石化系就业质量、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、搭建优质就业平台助力添彩。感谢各位校友秉承校训,立足岗位,奋勇拼搏,在各自的领域里无私奉献,绽放光华,石化系以你们为骄傲!
捐赠原则:
(一)坚持依法、合规原则。遵守国家的法律、法规和有关规定,不得违背社会公德。
(二) 坚持自愿、无偿原则。捐赠双方不得以捐赠为名进行利益交换。
(三)尊重捐赠方意愿原则。未经捐赠方同意,不得擅自改变捐赠用途。
(四)坚持公开透明原则。定期向捐赠人公布款物使用情况。
捐赠用途:
(1)学生培养。奖励优秀的在校学生;资助贫困在校学生;帮扶因意外伤害或重大疾病导致生活困难的在校大学生;创新创业基金,用于支持在校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及创业项目孵化。
(2)师资建设。奖励尽心尽责从事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典型;鼓励青年教师成才发展;赞助师生在科技创新、国际交流、社会实践、干事创业等方面的资金需求。
(3)学科建设。更新教学和科研设施;扶持学校重点学科、重点实验室和重点课程建设。
(4)校园建设。丰富学生校园文化活动,助力学生多元发展。